大连理工大学江贺博士访问DMiC团队
2012年8月23日,应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吴信东教授(IEEE院士)邀请,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江贺博士在斛兵楼416会议室为团队师生做了题目为“Mining Bug Repositories”的学术报告。
在软件工程领域,不论是微软的操作系统还是开源的软件(如Eclipse),都存在大量缺陷(Bug),针对庞大缺陷库的知识发现是当前软件工程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江贺博士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分类、频繁模式挖掘、聚类、图挖掘、子图发现等,介绍了具体的缺陷库挖掘任务——“Bug Triage”,“Duplicate Bug Detection”,“Reopened Bug Identification”等的有效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发表在软件工程领域顶级会议ICSE和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上。
吴信东教授认为江贺博士的工作是数据挖掘在交叉领域内的成功应用案例。吴共庆副教授也希望我们团队能与江贺博士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缺陷库挖掘的各项性能指标。报告会后,江贺副教授在吴共庆副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团队实验室,并了解团队各科研小组的研究方向。
江贺博士,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0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2009.9-2010.9赴美访问一年,师从吴信东教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基金2项,并参加了我国首批973计划(G1998030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智能计算、软件仓库挖掘等。先后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TSE),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Journal,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 (TSMCB),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期刊及ICSE, GECCO 等国际会议发表论文近60篇。获2010年GECCO国际会议元启发式算法领域最佳论文提名。

在软件工程领域,不论是微软的操作系统还是开源的软件(如Eclipse),都存在大量缺陷(Bug),针对庞大缺陷库的知识发现是当前软件工程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江贺博士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分类、频繁模式挖掘、聚类、图挖掘、子图发现等,介绍了具体的缺陷库挖掘任务——“Bug Triage”,“Duplicate Bug Detection”,“Reopened Bug Identification”等的有效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发表在软件工程领域顶级会议ICSE和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上。
吴信东教授认为江贺博士的工作是数据挖掘在交叉领域内的成功应用案例。吴共庆副教授也希望我们团队能与江贺博士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缺陷库挖掘的各项性能指标。报告会后,江贺副教授在吴共庆副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团队实验室,并了解团队各科研小组的研究方向。
江贺博士,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0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2009.9-2010.9赴美访问一年,师从吴信东教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基金2项,并参加了我国首批973计划(G1998030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智能计算、软件仓库挖掘等。先后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TSE),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Journal,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 (TSMCB),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期刊及ICSE, GECCO 等国际会议发表论文近60篇。获2010年GECCO国际会议元启发式算法领域最佳论文提名。